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新闻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威海今年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 09:21 阅读次数: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4月7日下午14:3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宏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绪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学波,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海介绍我市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相关情况。



过去的一年,我市乡村振兴工作以建设精致化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统领,紧抓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耕地保护三件要事,突出精致农业发展、精美乡村建设、精细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两连增;水产品产量达到317万吨,继续领跑全国;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亿元,创历史新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7元,列全省第二位,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站在了更高起点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前期对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整体上可以概括为“守住两条底线、突出两项重点、强化两个保障、探索一条路径”。即: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扎实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两项重点;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两个保障;探索一条威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具体来说:

抓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方面,全年完成播种面积185万亩、产量稳定在73.6万吨;油料方面,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大豆种植面积8.3万亩、花生种植面积73.8万亩;重要农产品方面,确保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稳定在102万吨、40万吨、300万吨。高标准农田方面,新建4.6万亩、改造提升7.5万亩,对已建成的181万亩开展全面排查。种业方面,建设5处渔业种业园区,实施15个渔业种业项目。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政策,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力量总体稳定。强监测,及早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干预,精准帮扶。增动力,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人以上。

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四个推进”,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化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澳门百老汇攻略10家以上;推进预制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预制菜产业园区2个,新培育产值过亿元的预制菜领军企业10家;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稳定增长;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威海知名农产品展,培育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4个。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方面,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市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40%,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新增86个;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规模化供水村庄新增62个,农村公路新改建29公里,农村电网项目改造93个;公共服务方面,实施好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为400处村卫生室配备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20处,完成40个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新建乡村书房12处。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到期延包、宅基地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强化用地政策落实,原则上安排不少于5%的计划指标用于乡村振兴领域。农村投入体制改革方面,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8%以上。农村人才引聚创新方面,持续推广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模式,新招募首席专家600名以上,培育高素质农民1800人以上。

突出工作方法创新。概括起来是突出五个方面的威海特色发展路径,突出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城乡融合,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新建改建县域商品集配中心4处,镇级供销综合服务站10处。突出示范引领,强化“两区一村一路”示范效应,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79个,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125个。突出山海统筹,推动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培育乡土产业名品村30个。突出共同富裕,把农民增收嵌入农业发展链条,创设乡村公益性岗位1.3万个。

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要求,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凝聚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合力。

农办已对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配套制定《2023年威海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共包含25项工作73项具体任务,进一步细化举措、压实责任。下一步,将持续加强调度督促和通报,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2023年各项目标任务有序快速推进。





★今年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不断健全完善政策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保障体系,扛牢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2年,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播种面积187.1万亩、增长2.4%,总产量73.6万吨、增长1.2%,连续两年实现“双增”。今年,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区市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稳定粮油面积,压实粮食安全责任。今年,省里安排我市四项种植面积任务,分别是粮食185万亩、大豆8.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花生73.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任务较去年增加2万亩、大豆增加1.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加2万亩,花生面积是今年新列入的任务,应该说同时完成4项粮油种植任务压力很大。对此,澳门百老汇门早着手、早推动,前期已把各项任务分解到区市,各区市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到镇、到村、到户、到地块,逐级压实责任。下一步,结合春耕春播,指导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稳定大豆、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持续巩固撂荒地有效利用成果,通过督查暗访、通报约谈等方式,确保镇域内不出现10亩以上成方连片撂荒地,坚决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挖掘粮食产能潜力。我市耕地质量水平全省最低,全市粮食平均单产不足400公斤。针对“地力薄、灾害多、单产低”这个短板,今年将紧盯科技、种子这两个关键环节,着力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依靠科技提单产,推广深耕深松、水肥一体化、小麦“一喷三防”等稳产增产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遴选发布年度主推技术30项,强化农机装备支撑,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0处,逐步提升单产水平。依靠种业提单产,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优选推广适宜我市种植的品种,小麦主推青丰1号、烟农5158,玉米主推登海9号、金海5号,大豆主推齐黄34、菏豆系列,花生主推花玉23、山花9号等。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和抽检频次,严肃查处制售假劣、白皮袋种子、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今年我市安排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改造提升老旧农田7.5万亩,推动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路相通”,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农田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2022年对农田管护开展了全面排查,已完成整改158项,今年将尽快完成余下的30项问题整改工作。今年市级财政专门安排100万元农田管护专项资金,这笔资金将分配给区市,落实好经营主体、村居的管护责任,确保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强化政策保障,调动“两个积极性”。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今年市级出台督查激励政策,对完成粮食、大豆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且成效显著的2个区市、开发区给予激励奖励。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稳粮扶持政策,全面推广实施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让广大农户放心种粮。





★我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取得的成效如何,今年在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引育方面有哪些安排?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累计引聚首席专家1638名,逐步建立了一支情系乡村、助力产业、服务群众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截至目前,我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参与创办(领办)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达527家。2022年,我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成功入选全省人社领域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被全省推广。今年,围绕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引育工作,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实施“三项行动”。开展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招募行动。坚持全职引进与柔性使用相结合,全年新招募“乡村振兴首席专家”600名以上,全市专家数量累计达到2000名以上。开展博士后集聚赋能行动。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领域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引聚博士后创新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动员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劳务品牌、开发特色产品,积极开展“送服务下乡、送人才进村、送技能入户”等乡村振兴服务活动。

精准开展“两类培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依托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技术研修项目,全年计划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22个班次,完成培训4000人次以上。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技能培训直通车”活动,抓好“威海手造”“电商销售”等特色培训项目,全年计划开展各类培训5000人次以上。

优化畅通“四个通道”。畅通专家服务基层通道。加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开展好服务基层活动。抓好“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省级试点工作,组建8支服务团,精准服务基层需求。畅通基层人才发展通道。深入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为基层人才成长拓宽空间。畅通青年人才建功基层通道。深入实施“三支一扶”招募计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畅通乡村振兴创新创业通道。开展“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等活动,优化小微企业服务模式,力争推动乡村振兴领域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突破1亿元,积极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今年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2023年,在全市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建设全面达标的基础上,按照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服务群众精准的要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聚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拓展理论常态化进基层的有效途径,持续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宣讲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广泛组建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百姓三支队伍,扩大劳模工匠、“五老人员”、基层党组织书记等专业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宣讲方式,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持续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深化“为老”服务。持续推进“情暖夕阳红”爱老助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深化“为小”服务。广泛开展“手牵手圆梦行动”、“阳光成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切实帮助困境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化“为困难群体”服务。推进“暖心·同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开展惠民澳门百老汇、生活帮扶、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用高品质的志愿服务“暖民心”“强信心”。深化“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心理情感需求,发挥志愿服务自身所蕴含的精神道德力量,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围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文明素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广泛开展“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

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集中宣传一批“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组织开展第八届威海市道德模范评选,每月推荐选树“身边好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经常性组织优秀电影播映、文艺汇演、广场舞、体育比赛、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提升精神风貌。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推动全市农村健全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活动,培育文明习惯、法治意识、科学理念,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局面。





★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事关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人民福祉。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原则,稳步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完成108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45.51%。积极指导区市申请上级治理资金,累计申请资金1.07亿元。荣成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并被生态环境部宣传推广,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入选全省“秀水乡村”典型案例。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提前谋划部署,精准有力施策。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年度工作推进会议,明确年度治理任务、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实施,督促区市抓紧开工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省定86个村治理任务。坚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组织区市修订、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级方案,靶向发力、分类推进,同时今年还鼓励区市探索采用低成本、易运维、效果好的治理技术和工艺。

完善治理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健全现场检查、调度通报等工作机制,每月调度进展并全市通报,督促各区市加快治理进度,截至目前,省定86个村中45个村开工建设,开工率52.33%;6个村完成治理,其中4个村通过市级核查。修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级核查要求,规范市县两级验收标准,严格开展县级验收和市级核查,确保治理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暗访、处理设施专项检查等,今年以来市级累计抽查109个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区市,找原因、定措施、抓整改。

强化运维管护,确保治理成效。制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考核方案和细则,将设施运维管护纳入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督促区市加强日常运行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实施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动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管的运维机制。同时加强宣传引导,采取村内公开栏、发放明白纸和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将节约用水、禁止污水乱排乱放纳入村规民约,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满意度,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